2020-09-29
瀏覽量 : 2579
手部有著更為豐富的肢體語言,在速寫、素描中也有較高的地位,但是正因為手部的姿態(tài)百變,所以他的動態(tài)與體塊關系也更難處理。
為此掌握好手部的基礎知識將尤為重要,在這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對手部進行刻畫。
今天廣州十大畫室的老師給你詳細解析速寫局部。
01、手部比例全解
無論手部在運動中如何變化,手部各關節(jié)間骨節(jié)的比例是不變的,但每個人比例會略有不同,以下幾個外形比例為參考值。
掌面手掌長:中指長=4:3
掌面中指長:手掌寬=1:1
掌面手掌長:背面中指長=1:1
手指比例:掌面指基節(jié):指中節(jié):指末節(jié)(以指紋線為準)≈1:1:1
指骨比例:指基節(jié)長度:指中節(jié)+指末節(jié)≈1:1
02、速寫手部肌肉解析
拇指球:手掌上,拇指下面到手腕中部的三角形肌肉組織,主要的肌肉包括:指對掌肌、拇短展肌、拇短屈肌等,在拇指和其他四指用力捏、握物體時,這個肌群隆起很高。
小指球:位于小指側(cè)及掌部2/3處,在手背面也突顯于小指掌骨外側(cè),主要肌肉包括:掌短肌、小指對掌肌、小指屈肌,小指展肌等,在握拳時,這塊肌群隆起
拇指、食指向肌群:位于手背部,拇指、食指掌骨之間,主要肌肉包括:第一骨間背側(cè)肌。在手背面除小指球肌群在側(cè)面突顯,就只有這塊肌群比較明顯了,尤其在大拇指靠向食指或大拇指拉向手背時,這塊肌群更為突出。
手部肌腱背部:指伸肌腱,從小臂伸肌群中延伸下來的指伸肌,經(jīng)過腕部時分成了四股肌腱,呈放射狀,分別延伸向從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末節(jié),這四股肌鞬堅硬,突兀,在伸指時,這四根肌L腱似骨骼般明顯,是手背的重要結(jié)構組織。
03、刻畫重點
① 手的結(jié)構復雜,動作靈活,形態(tài)多變。可將手部分為腕、掌、指三部分來理解。
腕骨的背面凸起,掌面凹陷。由于腕骨和掌骨連成一體,腕的體積不太明顯,但在手的造型中容易忽視腕的結(jié)構特征,必須注意腕部和手、臂的連接,否則手的造型則生硬、呆板。手的動作首先體現(xiàn)在腕部,然后才是掌骨和指骨。
② 手部的骨骼決定著手部的基本形體。指骨外皮下的肌肉脂肪很少,因此手指骨的基本形幾乎等同于手指的外形。因此,如何理解指骨以及表現(xiàn)指骨是刻畫手部的重點。
③ 整個手部自腕部至指尖呈階梯狀,腕、掌、指逐級下降,在對手的表現(xiàn)中不要忽視了這一厚度變化。另外,拇指側(cè)肌肉厚于小指側(cè)肌肉,掌心凹陷,掌背隆突。五根掌骨列成放射狀,呈弓形弧狀。
④ 掌部的基本形是一個六邊形。手背面、食指與中指形成一個最高的平面,中指至小指之間形成一個斜向小指側(cè)的平面,而食指與拇指之間形成一個向拇指側(cè)的平面。
⑤ 拇指是一個單獨的體積,與其他手指處于相對立的位置;另四個手指可作為一個整體。手指的每一節(jié)是一小段方而略圓的柱體,指骨在手指的各關節(jié)處明顯隆起。手指可握拳、分開和并攏,并攏時各手指的延長線集中于一點,分開時指為放射狀。可將四個手指的各關節(jié)連成一條弧線,以此劃分其轉(zhuǎn)折面,最后區(qū)分手指。
⑥ 手的外形差異很大,比如腕有粗細、掌有厚薄、指有長短等等,并具有性別、年齡和職業(yè)的特征,加上動勢變化,更是千姿百態(tài)。兒童及女性手上的褶皺,指窩以及尖尖的手指,非常勻稱優(yōu)美。老年人的手枯槁、畸形、腫脹的關節(jié)微微顫抖,青筋畢露,皺紋縱橫,這是時間留下來的痕跡。
手部需要注意的結(jié)構特征:
1、先將手腕、手掌、手指的大形體概括出來再去細分,就更容易把握,不會因為陷入局部而使大形出錯。
2、注意每根手指的粗細以及指甲的形狀特征。
3、刻畫女性的手時用線要相對柔和、圓潤、流暢,表現(xiàn)男性的手時用線可相對硬朗不同的線條能反映不同性別、年齡和身份的對象。
4、表現(xiàn)疊放在一起的手時要注意透視變化以及手指之間的虛實關系,避免輕重一樣顯得呆板。
04、臨摹素材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廣州十大畫室其他相關文章推薦閱讀:廣州十大畫室?guī)湍憔x了30幅中國美院往年速寫高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