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8
瀏覽量 : 1309
東西方文明的比較
幾年以來一直都沒有停過
類似于中醫(yī)西醫(yī)哪個更好
漢語與英語哪個更適用于世界語言
... ...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很難去評判其中絕對的正確性
今天廣州美術培訓畫室劉老師就和大家聊聊
國畫和油畫有哪些區(qū)別
文章開始,我先申明自己的觀點。在我開始學畫的時候,我喜歡油畫入木三分的寫實;后來在大學研習過后,我更喜歡國畫歷久彌香的寫意;但是隨著自己美術繪畫學習的深入,也慢慢意識到很多事物并不像我們表面看上去的那樣“顯而易見”。
我們認識得越多,反而越不敢下結論。這也許就是“學而后知不足”的連鎖效應吧。
你真讓我給二者分一個高下,我還真做不到。各種畫種的存在都有其歷史發(fā)展原因,但它們之所以到現在仍能在藝術領域內占據一席之地,是因為它們自身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所以,中國油畫和西方油畫,我更喜歡哪一個?
哼!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歪嘴)
那誰都想全都要,下面我來說說我對二者的看法
油畫
先簡稱為西畫,其發(fā)展經歷了初級的概念化、平涂等許多我們看似幼稚的階段。隨著油畫的畫具畫材逐步改進,油畫所發(fā)展出來的并不僅是一套繪畫技法,更是一套完整的繪畫科學理論體系(素描理論、色彩學、繪畫透視學、醫(yī)用解剖學等等)。
這使得油畫在十一、十二世紀至今都在持續(xù)發(fā)展,以色彩造型的藝術表達手段衍生出許多不同的藝術表達風格(各種藝術流派)。
西畫(油畫、色彩、水粉等采用色彩造型的畫種)因其表達方式的豐富,使其在藝術風格上更容易產生多種不同的發(fā)展方向,仿佛一顆能開不同種類的花朵、結不同種類的果實的樹。
國畫
國畫也同樣經歷了長期的變遷,從早期的單一描繪山水漸漸拓展到描繪人物、動物。因為畫具畫材的變革不是很大,也就沒有像油畫那樣發(fā)展出嚴謹的明暗、結構、色彩等造型方式。
也是因為畫材的限制,國畫的表達方式一直未脫離線造型,但在發(fā)展過程中也產生了色塊造型、散點透視、暈染等多種繪畫技巧。
還是因為畫材的原因,國畫發(fā)展中形成了與西畫那種基于寫實方向的繪畫科學理論完全不同的另一種繪畫理論,并在此基礎上產生許多基于墨、線、墨色等自稱一派的繪畫技法和繪畫形式(如寫意畫、工筆畫等)從技法來看,國畫的發(fā)展確實顯得比較拘束,受畫材局限,產生了線條的各種描法,塑造黑白灰層次以及不同的敷色技法。
通俗的來講,可以類比西醫(yī)和中醫(yī),西醫(yī)有一套完整且實用的科學性理論,而中醫(yī)更依賴經驗多點。為何藝考考的是色彩、素描和速寫,不考國畫,以為它門檻太高,不是幾個月就能速成的東西。它照葫蘆畫瓢的東西少點,需要你理解的東西多點。
兩者的差異也是各自對世界不同的認知方法、藝術思維以及觀察方法,才會導致兩者在表達手段上有很大區(qū)別。油畫重寫實,國畫重寫意。
當我說到油畫和國畫的時候,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腦海中冒出的圖像。可以發(fā)現西畫作品都是用大量的色彩對比來表現畫面,而國畫都是些水墨線條的勾勒。
所以一旦掌握色彩造型的規(guī)律,油畫反而是比較容易學習的一種畫種。
國畫與西畫相比,因為是基于線條造型,在色彩表達方面就很薄弱。“墨分五色”也類似西畫中的素描,但實質并非那種基于寫實基礎的造型手段,而是基于寫意目的,且?guī)в幸环N藝術的隨意性、以及作者個人化的情緒表達。
中國的水墨畫是一種比西方印象派更早產生的“印象派畫法”,但這種印象不是基于寫實,而是基于作者的“胸中意氣”,是私人化的情緒表達。
國畫線條的藝術表現力是西畫的筆觸做不到的,這也讓國畫始終不會被西畫擊敗。
國畫和油畫,每個人當然都可以有自己的好惡,但你硬要跟我說哪個怎么怎么好,哪個怎么怎么差。我只想說,嗯,你開心就好。
藝術形式之間沒有優(yōu)劣之分。西畫與國畫如此,水彩畫、版畫、粉筆畫、壁畫亦是如此。
我曾覺得西畫比國畫好,它直接給人的視覺沖擊,是國畫決不能相比的。但一幅優(yōu)秀的國畫作品中的形式美感和筆墨意蘊,西畫的色彩筆觸也難以做到。
近日,湖南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2022年美術類專業(yè)考試大綱,這里廣州美術培訓畫室劉老師為大家找到了相關的信息,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