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瀏覽量 : 1077
《名家名畫那些事兒》它又來了,今天廣州聯考畫室劉老師要講的這幅畫,同樣是一幅浪漫主義色彩的畫作。
關于它的譯名,國內有不同的版本,有叫《霧海之上的流浪者》的、有叫《霧海上的旅人》的。而我更喜歡叫它“云海上的漫游者”。
多數人會覺得這幅畫理應配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樣包含這雄心壯闊的詩句。
而孤獨、蒼涼、疲憊是我看這幅畫的第一感受,宛如一個風塵仆仆的行者。
畫中人雖處山巔,一只手撐在左腿上,另一只握著斜靠的細杖,風中的頭發有些蓬亂,甚至有些稀疏。
因此,我第一眼看到這幅畫就認為這是一個艱辛的背影。
上山的路并不容易,所站的懸崖更是搖搖欲墜,眼前的景色亦是在云海中吞吐不定,充滿著神秘和不確定,遠處仍有更高的山峰。
這幅畫我完全不覺得有任何“這是朕的江山”的感覺,相反,充滿了宏大宇宙中的孤獨感。
然而,不管怎么艱辛,他終究是站在這里了,讓他成為了一個孤獨,驕傲又執著的悲劇角色,我甚至能感受到云海上濕冷的腥風正吹打著這個漫游者。
身處山巔,俯視群山,天地萬物盡在腳下,這本該是一幅激昂澎湃的場景,那股奇異的蒼涼感又有何而來呢?
抱著這樣的疑惑,我去查閱了卡斯柏的生平經歷。
卡斯柏出生于德國波羅的海的格賴夫斯瓦爾德——德國一個最北端的古老貿易小鎮。
弗里德里希的父親是一名寡言少語、缺少溫情的謙遜的工匠。
當弗里德里希還只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摯愛的母親去世了。
13歲的時候,他目睹他的弟弟約翰·克里斯多夫掉進結冰的湖里溺死了。
記得有次海明威的采訪,有人問他,“什么是對作家最好的訓練”
海明威回答:“unhappy childhood”
有時候這些天才藝術家在令人驚艷的同時,往往又有些可憐。
“如果說痛苦是人生的常態,那刻在他們身上的刀鋒,起碼比我們鋒利一倍”
悲慘的童年經歷讓成年后的卡斯柏有些沉默寡言而有感情細膩。
那個時代的畫家崇尚陽光、崇尚古典主義的自然風景畫。
卡斯柏的作品更傾向于寒冷潮濕的早晨;海邊冰冷的黑夜;日出之前的暗淡黎明;晚春時節被洪水淹沒的田野。
人們會通過歌唱、酒精、游戲來麻醉在生活的高壓之下,疲憊的身軀。卡斯柏則選擇了孤獨來慰藉內心。
他總將自己關在那間簡陋的畫室里,直到1840年的一個黃昏,他悄悄離開人世。那時他都已經六十多歲了,已幾乎被世界遺忘。
他并不知道,在很久之后的將來,他的作品備受推崇,并不是因為它能取悅我們,而恰恰是因為它能重塑和表達出我們所有人的那部分最悲傷的心境。
他面向一片無際的云海,留給世界一襲背影,將身上的塵土抹去,他在眺望什么,他又在思索什么?
以上就是廣州聯考畫室劉老師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近日,廣東省招生委員會公布了2022年廣東省高考報名時間,這里廣州聯考畫室劉老師為大家找到了相關信息,快來看看吧。